11月16日-20日,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批準、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主辦的內燃機行業“碳達峰”實現路徑高級研修班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天津開班。此次高研班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精心策劃,邀請到中國工程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天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相關企業的專家學者,面向內燃機行業從事規劃、設計、研發、制造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講授高效低碳近零排放內燃機先進技術、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轉型及內燃機燃料發展、綠色智能制造及其應用、燃料電池仿真技術、綠色發展與碳中和、內燃機行業高質量發展、移動源排放控制以及氫內燃機技術等方面內容,并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參觀學習交流,來自內燃機行業產業鏈的相關學員通過線上與線下方式參加了研修,累計約1000人次。
16日上午舉行了簡潔而隆重的開班儀式。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培訓部副主任、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鄭麗梅女士以及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敏先生通過線上方式出席開班儀式。兩位領導在致辭中表示,內燃機行業是我國基礎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緊緊圍繞節能減排、替代燃料及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次高研班立足綠色制造和綠色發展,聚焦“內燃機行業碳達峰實現路徑”開展新技術研修,同時邀請到蘇萬華、黃震院士等多位業內知名專家與學者進行授課,內容選題好,課程安排合理,師資力量強大。此次研修以推進實現內燃機產業轉型升級與中國內燃機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遠景目標為目的,為做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先鋒努力培養專業人才。他們希望學員能珍惜本次學習機會,將所學知識、理念、方式、技術應用到未來工作中去,以提升所在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并帶動身邊的同事共同進步,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此次開班儀式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賈濱先生主持。
在接下來的研修環節中,各位老師為學員們奉獻了精彩的課程。
天津大學蘇萬華院士為學員們分享了“高效、低碳、近零排放內燃機先進技術”的報告。指出新一代內燃機是融合先進燃燒技術、機構與摩擦技術、材料技術、制造技術、智能控制技術與電氣化技術等高新技術的載體,必將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出內燃機未來的發展模式仍然是節能減排,并從基礎理論分析入手,結合大量的模擬與實驗數據,為大家詳細分析了高熱效率低排放柴油機的關鍵影響參數和控制技術路線。
上海交通大學黃震院士向學員們分享了“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轉型及內燃機燃料的發展”主題報告。重點介紹了雙碳目標的背景與意義、能源轉型的基本邏輯與發展趨勢以及內燃機低碳燃料的發展及應用等。黃院士指出應在保持技術中立的前提下,盡快制定全生命周期內的內燃動力低碳和零碳標準以及碳稅等政策。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邢敏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向學員們分享了“內燃機行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如何助力碳達峰”的主題報告。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節能減排、綠色制造、循環經濟是內燃機發展的總體趨勢,高效、低碳、近零排放已成為內燃機發展的重要方向。此次報告中邢秘書長帶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國十二五、十三五內燃機行業取得的顯著成績,同時詳細闡述了現今我國內燃機行業發展與國外還存在的一些差距,以及未來將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通過解讀內燃機行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指出了內燃機行業未來工作重點和技術發展方向。
合肥工業大學的劉志峰教授向高研班的學員們分享了“綠色智能制造及其應用”的主題報告。報告內容以我國制造業面臨的挑戰為切入點,從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綜合考慮了產品設計、原材料、生產加工,再到使用、售后、回收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節能環保相關問題,并向學員們分享了很多研究案例。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政策標準研究室紀亮主任向學員們分享了“移動源排放控制政策”的主題報告。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移動源污染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其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紀主任以我國移動源排放標準的發展為背景,介紹了移動源排放控制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我國移動源面對實現節能減排與雙碳目標的雙重挑戰,指出在未來快速發展中應強化結構減排。最后聚焦國外發展現狀,為學員們剖析了最新的歐七及美國CARB和EPA排放法規特點,進一步分享了實現超低排放具體技術路線。
北京理工大學孫柏剛教授向學員們分享了“氫內燃機技術”的主題報告。指出氫能是面向未來的理想能源。內燃機采用氫等碳中性燃料能夠有效應對雙碳戰略,內燃機的轉型升級仍具備改變世界的潛力。課程中,孫教授重點介紹了氫內燃機技術發展、氫燃料理化特性、燃燒過程、排放特征、儲氫技術等方面內容,并對氫內燃機面臨的挑戰、標準體系及測試體系建設等方面為學員們做了系統分析。
天津大學焦魁教授向學員們分享了“燃料電池仿真技術”的主題報告。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被譽為21世紀清潔、高效的動力源,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焦教授依次對燃料電池的發展歷程、燃料電池難點及關鍵技術等內容進行了詳細地介紹。隨后又從微特征尺寸零部件、全電池以及電堆系統的性能模擬方法及其在燃料電池設計開發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
北京聯合智業認證有限公司史新華教授級高工向學員們分享了“綠色發展與碳中和”的主題報告。當前加速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和工業體系,是推動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的重要任務之一。史總的報告詳盡地介紹了我國雙碳目標提出的背景,為學員們剖析了雙碳的國內外政策、要求以及未來發展的任務,并針對我國碳達峰與碳中和發展計劃與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實施方案進行了系統地介紹。
課后,每位教授分別就報告講述的內容及大家在實際工作中所關心、遇到的專業問題與線上線下的學員們進行了深入討論與交流。本次高研班師生互動答疑解惑,課堂氣氛活躍,授課講師受到學員們一致好評。整個研修課程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秦靜委員主持。
研修期間,研修班組織學員來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參觀學習。研修班學員先后參觀了高海拔環境倉試驗室、重型排放試驗室、電磁兼容(EMC)試驗室和智能駕駛實驗室,每個試驗室都由專業的工程師為學員做了試驗設備和測試能力的詳細介紹,并對學員提出的疑問進行了認真的解答,F場參觀交流幫助學員擴寬了視野,進一步提升了行業認知。
在研修班全體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以及天津內燃機研究所、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協助下,內燃機行業“碳達峰”實現路徑高級研修班圓滿結束。